期刊简介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是由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原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保健办(原总后勤部卫生部保健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承办,由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医学学术期刊。1999年3月创刊,2007年6月纳入国家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98/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98/R

邮发代号: 80-61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698/R
  • 国内刊号:11-56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年第5期文章
  •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致脑心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进一步认识老年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BHS的防治能力.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1年1月1日~2005年10月31日期间60岁以上急性脑血管病(ACVD)住院患者345例BHS发病情况.结果345例老年ACVD患者中,发生BHS253例.发生率为73.33%.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BHS的发生率分别为91.67%和84.86%高于脑梗塞患者(50.81%).发生BHS患者病......

    作者:刘小辉;李贤卓 刊期: 2008- 05

  • 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肌酸激酶1例

    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持续升高,且后者高于前者而无心肌梗死证据.可能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惑,甚至导致误诊.现将我们存临床工作中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瑞华;张玉霄;高伟 刊期: 2008- 05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老年心源性休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1968年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发作心前区疼痛,诊断为冠心病.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等病史.2007年7月患者冠脉CT+三维成像提示左主干及三支均有严重弥漫钙化,不适合行介入治疗.2008年8月6日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呈钝痛,无放射,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疼痛反复发作.......

    作者:陈荣霞;刘宏伟;鲁晓春 刊期: 2008- 05

  •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多效性作用

    自1906年法国人Camot和Deflandre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至今已一个世纪了,多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地深入并取得了巨大进展.现已发现,EPO不仅具有促进机体生成红细胞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多种非造血功能.如器官保护作用、免疫调节功能等,近又发现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具有某种相关性.可见,EPO是一种具有多效性作用的细胞因子.这里主要就其造血功能......

    作者:刘德忠;石炳毅 刊期: 2008- 05

  • 肿瘤抗原的表达特性和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其死亡率已占到各类疾病所致死亡的第二位,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人类对肿瘤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目前已广泛使用的传统治疗方法所取得的疗效仍十分有限,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肿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肿瘤的早期诊治成为攻克肿瘤的一个研究热点.......

    作者:朱艳云;胡毅 刊期: 2008- 05

  • 心肌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使用多种组织对比显示心肌的解剖形态、功能和组织结构,比较成熟的成像方式包括亮血对比平衡稳态进动电影成像(SSFP-CINE)、黑血对比FSET2W1成像(BB-FSE)、钆(Gd)造影剂首剂通过心肌灌注成像(Gd-FPP)和心肌延迟增强成像(MDE),其中SSFP-CINE和MDE技术成熟、诊断效能可靠,是心肌疾病检查的必需序列,诊断时需要综合利用这些图像信息在心脏的功能、灌注......

    作者:程流泉;高元桂;赵倩 刊期: 2008- 05

  • 对57名地震灾后伤员心理干预的体会

    地震等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作为一种应激源,对遭受的个体产生严重的心理冲击,可以导致个体出现急性应激反应,甚至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1].5.12汶川地震以后,来自汶川震区的57例伤员在福建闽南地区三所部队医院进行治疗期间,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心理科对他们进行了心理疏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国;吴张鹏;李丽;李津强 刊期: 2008- 05

  • 对抗震救灾中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医疗保健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思考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空军在第一时间内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抗震救灾.作为统领大局的军队高级指挥员时而在指挥部运筹千里,时而深入抗震救灾前线亲自指挥现场工作.前线不断变化的灾情、战情以及高强度不分昼夜地工作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空司令部门诊部保健室正是作为一项特殊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对军队高级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现将抗震救灾中医疗保健工作的特点和对策分析和总结如下.......

    作者:舒适;霍光同;翟大胜;王兴山;杨应平;沈西强;顾明忠;陈对对;刘军燕;谢玉萍 刊期: 2008- 05

  • 地震灾害与心理保健

    特大地震,破坏性之大,死亡人数之多,对受灾者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造成短时间内个体或群体的剧烈反应,而且还将存受灾者的心中延续终身.研究地震后人员的具体心理问题,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评价与归纳,有助于进行心理干预与康复.......

    作者:霍文静 刊期: 2008- 05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活状态调查

    军队老年人多数在干休所或营区生活,交往范围局限、生活环境单一.通过调查,旨在了解驻西安地区部分军队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为提高老年MCI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防治痴呆提供依据.......

    作者:王瑞;颜虹;闫自强;杨卫红;吕洪波 刊期: 2008- 05